爱生活

标题: 中国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24节气怎么划分 [打印本页]

作者: 123    时间: 2022-9-20 07:51
标题: 中国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24节气怎么划分

中国24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古人对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到了各方面的因素和自然现象的变化。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预示春天的回归。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且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到秦汉时期,我国则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这些都是我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为后来的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分别是什么?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一、立春:
2月6日左右,象征着春季的开始,气温回升,大地回春。雨水:2月21日左右,降雪停止,开始下雨,雨量逐渐增加,生产上主要指导农户抓好小春作物的田间肥水管理及中耕除草,屯集农家肥,制定大春生产工作计划。
二、惊蛰:
3月6日左右,开始雷鸣,蛰伏地下的冬眠动物开始苏醒和出土活动,树木生根发芽,是林果嫁接的最佳时期。
三、春分:
3月21日左右,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各占一半,是气候温暖的春季,生产上主要抓好小春作物的中后期田间肥水管理,翻犁冬闲田地,筹备种子、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进入春耕备耕工作。
四、谷雨:
4月20日左右。雨量显着增加,适宜谷物生长。生产上指导农户进入水稻育秧,早播玉米,春耕备耕。同时注意观察天气气候,农彦上有“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之说,若雨水至谷雨都不降雨或少降雨,则是干旱的征找兆,应作好遇旱的准备。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划分的?二十四节气具体划分,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意义。节气名称便已说明这段时间的气象条件及万物之变化。这里有首二十四节气歌更能表达便于易记易懂。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两暑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观察气候变化,结合农时总结出来的一套历法,几千年来对中国的农业生产起到了指导作用。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气候现象、 气候变化等,“节”表示时间,“气”表示气候;表明降水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

体现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总共有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智慧结晶,对于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都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我们的日常工作、衣食住行都有指导作用




欢迎光临 爱生活 (https://ish.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