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它是材料是什么?,粽子是怎么做成的
粽子是怎么做成的?它是材料是什么?
粽子是如何做的?
主料
粽叶
1捆
辅料
猪肉 1块
赤小豆 1把
食盐 适量
鸡粉 适量
料酒 适量
红糖 适量
胡椒粉 适量
芝麻油 适量
老抽 适量
步骤 (合计 10 步)
进入烹饪模式
1. 糯米浸泡20分钟即可,沥干水分备用
2. 吃清水粽的时候,可以备一碗白糖,沾着很好吃
3. 做红糖粽子要将红糖舀在糯米中央,否则煮出来色泽不匀
4. 做鲜肉粽子要提前一天将肉切粒,用老抽、盐、少量料酒、味精腌制冷藏过夜。在包之前,糯米也要处理一下:加入老抽、盐、鸡粉、胡椒、麻油调匀
5. 做红豆粽子,要提前将豆豆泡大一些,不过,不要超过4小时,否则会产生毒素
6. 梭子线剪成35cm一段,取20根左右为一捆,绑在一起固定在椅背或其它随手的地方,这样在捆粽子的时候利于将粽子捆牢固
7. 粽叶的处理:新鲜粽叶(真空包装的),用清水洗净,浸泡一会就可以用了。干粽叶要用沸水焯烫后用清水洗净
8. 宽粽叶和窄粽叶包裹的方法不一样,就是在最后一个角的处理不同而已,但粽子内部的形状是相同的
9. 我包的粽子用梭子线捆一圈就行了,最好打个活结,但一定要保证不漏米
10. 煮粽子可以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中火煮50分钟左右,煮好后摇立即捞出来沥干水分,吃不完的粽子下次蒸一下
粽子的制作方法
汉代,粽子是“芦叶裹米”;到了西晋,变成了“菰叶裹黏米,杂以粟”。后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更为详细: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
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像粽子。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可见,明朝的时候,糯米已经成为粽子的主要原料。 粽馅的调味:咸肉粽要先将新鲜的猪肉用少许味精、白糖、酒、盐、生抽拌匀反复揉擦至调味品渗入猪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紧,防止米粒挤进豆沙中,如果煮不透会出现夹生现象。咸肉粽如果用肥猪肉不宜扎紧、松紧适度即可。如果用瘦猪肉就要扎紧,因为瘦肉熟了以后会收缩,粽馅的肥汁会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