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爱生活

大沽口炮台,大沽炮台怎么读

123
2022/06/17 08:57:01

大沽口炮台
抗击过那些侵略者?!?!速度阿,在线等



八国联军、中日甲午战争的日本。


大沽炮台是什么的地方?


大沽口炮台是天津市塘沽区的历史遗址。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塘沽区海河于渤海的交汇处。大沽口是北方的海防要隘,自古就是入京的水道咽喉,历史上被称为“津门之屏”。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为了抵抗倭寇,开始在此筑垒设防。


来历
清代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清政府在大沽口两岸各建炮台1座,南岸炮台位于东大沽以东,称南炮台;北岸炮台位于于家堡以南,称北炮台。
清咸丰八年(1858年)增设海口六营,于大沽口南北两岸修筑大炮台五座,南岸三座,北岸二座,以“威、镇、海、门、高”五字命名。炮台有圆形和方形两种,高10-15米,周围筑堤墙,沿墙修盖土窖,布满了枪门炮眼,堤外挖有壕沟,置有木栅栏。
光绪元年(1875年)李鸿章在大沽、北塘等处又增建若干炮台,到光绪十年(1885年),大沽共有炮台52座。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介绍


大沽口炮台遗址位于天津市,原置于海河南北两岸,俗称“津门之屏”。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清代修炮台,置大炮,设施不断加强,逐渐形成以“威,镇,海,门,高”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近代,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南有虎门,北有大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后来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88年国务院公布大沽口炮台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沽口炮台遗址的基本介绍


在明代,大沽口开始设防,炮台初建于明代嘉靖年间,鸦片战争前后更加大规模扩建,咸丰八年(1858年)为加强海防,确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两岸修筑“威”、“镇”、“海”、“门”、“高”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务不断加强。近代随着国外列强对华侵略,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战略要地。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提督史荣椿率部坚守炮台,与英军激战,大部分爱国官兵壮烈殉国,史称第一次大沽口保卫战。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为确保他们在中国横行,强行拆去了大多数炮台,后来只残留有南岸的“威”字和“海”字炮台以及北岸的“方”炮台。
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整修后向公众开放。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解放后,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以“海门古塞”之誉评为“津门十景”之一,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不断改造升级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先后投资500余万元,新建3D影院,升级改造服务中心,扩建遗址纪念广场,开辟游客休息区域,增设多媒体影视播放、触摸屏历史资料展示以及临时展览等,并为游客提供饮用水、报纸、杂志等服务。
2013年